5月21日,中國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聚焦江蘇鎮江“以賽引才”創新實踐,報道了鎮江市通過舉辦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推動校企協同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典型案例。我校能動學院教師昝浩作為參賽的企業負責人,獲得本次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在活動中展現高校科技工作者擔當,相關成果獲央視重點報道。
“雙高”建設深化產教融合 校地共育產業新動能
為貫徹落實江蘇省高等院校與高新園區“雙高”協同創新發展,我校與鎮江高新區共同推進“雙高協同”產業鏈黨建聯建并共建海洋裝備研究院,投資建設3D打印中心、卓越工程師學院、先進船舶海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等多個產學研平臺,共促船舶海工裝備產業發展。我校教師昝浩作為江蘇空天測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落戶高新區,本次大賽項目“航空航天液體燃料高精度流量傳感器研發及產業化”,是我國首臺適用于航空航天復雜環境的流量裝置。
把課堂搬到企業,是產教融合破解產業發展難題的重要舉措。省卓工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陳富圣、2024級碩士研究生李龍龍,在昝浩導師的帶領下已參與了航空無人機、航天飛行器等項目的研發配套,并逐漸應用于其他高端裝備領域,提升高端裝備整體的質量和競爭力。
產業鏈黨委凝聚創新合力 打造技術攻關聯合體
能動學院黨委作為鎮江市船舶海工裝備產業鏈聯合黨委成員單位,與鎮江海事局、中船動力(鎮江)等鏈上單位開展黨建共建、人才共育、技術共研,挖掘示范項目、推動省重大成果轉化、合作申報科技獎項,全面融入和服務高技術船舶行業。能動學院與鏈上企業已聯合成功申報國家人才項目1項、開展項目合作100余項。聯合中船動力成功申報省船舶動力重點實驗室,開展船用低碳燃料甲醇發動機研發及產業化等多項合作,實現突破性創新。
學校將持續深化“黨建+產業鏈”創新模式,依托“雙高”建設拓展校地合作深度,引導更多教師像昝浩同志那樣把論文寫在創新創業一線,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撰稿:李春霞 初審:張靜 二審:張馳 終審:毛暉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