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并檢閱部隊。我校師生滿懷對先烈的緬懷、對英雄的崇敬、對歷史的銘記和對和平的珍愛之情,通過多種形式收聽收看紀念大會盛況。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大閱兵在全校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
為共同見證這一承載歷史記憶與彰顯強國風采的重要時刻,學校組織在校師生集中觀看紀念大會。觀看現場莊重肅穆,師生們全神貫注,深受震撼。當雄壯的國歌奏響時,師生們自發肅立齊唱,表達心中澎湃的愛國情懷;當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時,師生邊聽邊記,深入領會精髓要義;當各受檢閱方隊英姿颯爽依次亮相時,現場爆發出陣陣掌聲。這場師生同上的愛國主義教育大課,讓師生深刻感受到偉大抗戰精神的時代光芒。
紀念大會結束后,師生們仍心潮澎湃,難掩激動之情,紛紛結合自身工作和學習實際,暢談心得體會,展開熱烈討論。
校黨委書記楊建新表示,隆重召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意義深遠影響巨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緬懷歷史、開創未來指明了方向。作為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校,學校將堅決把學習貫徹大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立德樹人、辦學治校的實際行動。我們將繼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加注重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強化使命擔當。同時,學校將更加主動聚焦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行業需求,特別是海洋強國、制造強國等與學校學科特色高度相關的領域,持續深化協同創新發展模式,著力構建校地協同校企深度融合的命運共同體,大力推進科教融匯、產教融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科技創新能力,切實肩負起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江科大使命”,為教育強國、海洋強國建設貢獻更多的江科大智慧和力量。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嵇春艷表示,此次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既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的豪邁宣示,深刻彰顯了偉大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作為一所有著深厚行業底蘊和鮮明辦學特色的高校,學校因船而生、向船而興,始終初心不變,為船舶工業、國防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面向新征程,學校將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深入汲取抗戰精神的思想偉力,堅定不移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調整學科專業布局,強化“有組織科研+有組織轉化”,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行業進步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支持與創新動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征程中展現更加精彩的“江科大作為”。
學生工作處處長朱金表示,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深受振奮和鼓舞。這場斗爭的偉大勝利不僅展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民族氣魄,更是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中流砥柱的歷史偉力。作為高校學生工作者,我們要始終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學生思想引領和管理服務全過程,不斷完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要將偉大抗戰精神轉化為立德樹人的生動教材,通過“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實踐教育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刻認識歷史、感悟使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朱永梅談到,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以及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深受觸動。閱兵展現的國防實力與抗戰精神一脈相承,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國家實力與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總書記“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囑托,為我們指明了育人方向。我將把這份愛國情懷融入課堂,著力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讓紅色基因在課堂傳承,讓民族氣節在心中扎根,共同托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郭昭昭教授談到,看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直播,備受鼓舞。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道理、學理和哲理,深刻感受到新時代以來在革命性鍛造中人民軍隊力量體系的煥然一新,深刻感受到在“兩個大局”交織背景下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執著。近年來,我和馬院幾位教師堅持從事海外抗日戰爭史檔案資料的搜集、翻譯與研究,作為第二單位全面參與編寫的上千萬字的《李頓調查團檔案文獻集》陸續出版,并于近日入選全國“抗戰史和二戰史重大研究成果”。接下來,我們將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向學生講好偉大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努力提升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江蘇省優秀民族工作者、計算機學院團委書記葉爾尼斯談到,今天和在校師生一起觀看紀念大會,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整齊威武的方陣、先進精良的裝備,無不彰顯著國家的強大和民族的復興。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團干部和思政工作者,我更加深刻認識到各民族共同抗戰的歷史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在平時工作中,我將把偉大抗戰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引導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人生追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退伍大學生代表、2022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的王成龍同學感慨道:“作為曾服役于“鐵的堡壘——紅八連”的退伍大學生,觀看九三閱兵時熱淚盈眶。看著受閱方陣邁著鏗鏘步伐走過,裝備梯隊氣勢如虹,那些在八連淬煉的日日夜夜頓時涌上心頭——練隊列時的汗水、緊急集合時的奔跑......讓我懂得了“鐵的堡壘”的分量。如今重返校園,我依然用八連的標準鞭策自己,潛心鉆研專業知識。而那句刻在骨子里的‘若有戰,召必回’,更是我永遠的承諾: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祖國召喚,我定當挺身而出,用行動續寫紅八連的榮光!”
國防教育拓展班成員、2024級自動化專業的吳子恒同學談到,觀看完紀念大會,內心激動不已。軍人們鏗鏘有力的步伐、英姿勃發的風采、雷霆萬鈞的陣容令人肅然起敬,層出不窮的新式裝備更讓我倍感自豪。當和平鴿掠過五星紅旗的瞬間,我深刻體會到和平的珍貴。作為國防教育拓展班的一員,我深知國防的重要性,更明白和平發展的來之不易。今后定當在國防教育拓展班的大家庭中不斷淬煉成長,矢志為祖國繁榮強盛貢獻青春力量。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2023級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李金澄同學談到,觀看紀念大會后,倍感振奮與自豪,也讓我更加堅信:每一件震撼人心的“大國重器”背后,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硬核支撐。作為一名船舶學子,我始終深耕專業、追求突破,在論文專利、科技競賽與創新項目中淬煉本領,我從事的浮式防波堤研究更是與國家海洋安全、國防建設緊密相連。我認為,這不僅是專業探索,更是一份責任與使命。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興船報國、向海圖強”的征程中勇挑重擔,讓青春熱血融入祖國萬里海疆。
江蘇海安蠶桑科技小院成員、2024級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的劉可清同學談到,紀念大會上,三軍將士步伐堅定有力,新型裝備威嚴列陣,這不僅展示了我國日益強大的國防實力,更是一次深刻的歷史銘記與和平的莊嚴宣告。當耄耋老兵敬禮的瞬間,歲月的厚重與時代的光輝在此刻交織,令人熱淚盈眶。作為一名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的研究生,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嚴謹的態度,投身于農業科研工作,致力于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青春智慧。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偉大精神催人奮進。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深愛這片土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奮勇前行力量,以“破浪”之志開拓創新,以“破繭”之力攻堅克難,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