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學院、部門: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對民族工作的最新決策部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新推進民族領域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推動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根據《國家民委科研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啟動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2025年度課題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立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重要任務和重點工作,深入開展民族領域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推動構建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智力支撐。課題研究堅持理論創新,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推動黨的創新理論不斷發展。堅持問題導向,立足“兩個結合”,以服務“兩個大局”為目的,直面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的歷史、理論與現實問題。堅持務實管用,鼓勵發揮各學科優勢,可跨學科進行集智攻關,深入調查把情況摸準摸透,鼓勵以“小切口”進入,通過小而深的研究,提出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對策措施。
二、項目類別及資助額度
本次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是面向全社會的公開招標項目,將根據評審情況確定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和自籌經費項目,立項數量和經費支持將根據申報總數和立項數量等具體情況而定。
三、申報條件
(一)課題負責人:申報國家民委科研項目的主持人應符合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研究條件。
3.一般應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校、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企業、社會組織等有關單位的在職工作人員,聘用職工應與單位簽有正式協議。
4.年齡一般不超過65周歲,鼓勵青年學者(45周歲及以下)申報。
5.項目成員組成合理、規模適度,一般不超過10人(含主持人)。項目成員須直接參加項目的方案設計、論證、研究和實施。
6.依托單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港澳臺僑同胞或外國國籍科研人員可申請課題,但須具備下列條件:
(1)保證資助期內每年在依托單位從事研究工作時間在9個月以上;
(2)確保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
7.課題負責人須保證所申請課題的原創性,無知識產權爭議。課題申請中如出現弄虛作假、學術不端情況,將按《國家民委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處理。
(二)課題申報內容:申報人須填寫《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課題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見附件1)和《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課題論證活頁》(以下簡稱《活頁》,見附件2)。關于申報課題的選題方向,詳見《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2025年度課題指南》(附件3)。申報時可使用指南中列舉的題目,也可結合自身研究方向自擬題目。申報內容須具有較強的理論創新性或實踐對策性、應用性,且已有比較深入研究成果。
(三)課題申報要求:為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請和重復立項,2025年度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申報作如下限定:
1.每位課題負責人只能申報一個課題,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加其他課題的申請。課題組成員可參加至多兩個課題申請。已承擔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但尚未提交結項成果的課題負責人不能申報。
2.凡在內容上與本人在研或已結項的各類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有關聯的,須在《申請表》中詳細說明所申請項目與已承擔項目的聯系和區別,否則視為重復申請。
3.不得使用已出版或已立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的研究成果申請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
四、申報程序
本次申報每個單位限報30項。請各有關學院嚴格把關,對申報人填寫的《申請表》《活頁》認真審核,填寫《申報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2025年度課題匯總一覽表》,于9月5日以學院為單位統一提交《申請表》《活頁》(一式2份)以及經學院排序且加蓋學院公章的《申報匯總一覽表》(一式1份)。同時,將《申報匯總一覽表》《申請表》《活頁》(均為Word文件格式)發送至人文社科處郵箱:rwskc@just.edu.cn。并確保電子版與紙質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逾期不予受理。
校人文社科處聯系人:孫老師、劉老師;聯系方式:84400186、84406630
附件:
4.申報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2025年度課題匯總一覽表.docx
5.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2025年度公開招標課題申報常見問題釋疑.docx
具體申報信息及需要填寫的相關表格可查詢申報公告鏈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xgk/202507/1181487.shtml
人文社科處
2025年8月22日